【本週精選書單】世上有兩個東西是白的: 純真,還有砒霜。(8/1-8/7)
閱讀 non-stop!
Kobo每週精選超人氣夯書,讓你看熱門書還可以省荷包,快手刀購入吧!
本週折扣代碼:WKSelect0801(限時8/1-8/7)
#1《眼淚的歷史》
作者安.文森布佛以近代法國為中心,參考了文學、醫學、司法、日記、禮儀教條、教科書等資料,追尋眼淚之於人類的象徵意義及歷史變遷。最早,古希臘人民被禁止哭泣,因此只能選擇在上演希臘悲劇的台下與觀眾一同哭泣。而16世紀,無論是個人還是集體的眼淚,眼淚都象徵著熱烈情感的表現,代表心靈與靈魂的交流,是共享情感與人性的標誌,消除了彼此的距離。
#2《死亡盲飛:737MAX客機的空難悲劇與波音帝國的衰落》
從波音公司與美國聯邦飛航管理署的現任、離職員工、業界高級主管、分析師、罹難者家屬獨家專訪切入,作者呈現支離破碎的企業文化如何導致廣受歡迎的新款機型走上萬劫不復的道路。經過航空史上最大的一樁併購程序、與昔日競爭者麥道公司合而為一後,波音設立了一連串獎勵高階主管的制度,以光鮮體面的商管菁英取代了苦幹實幹的工程師,更裁減檢查經費、強求雇員達到不切實際的標準,並說服管理者在缺乏相關配套措施與熟稔機型的飛行員之際,貿然將737 MAX型客機投入市場開始執飛。這些挑戰倫理底線、視股東利益優先於顧客、員工與社會大眾的行為,最後釀成了始料未及的悲劇。
#3《接單人生:兼差、斜槓、自由工作,零工世代的職場樣貌與實況記錄》
作者訪問、收錄了近80位透過平台接單的工作者,分享他們獨特的經驗與故事。這些受訪者多半是千禧世代的年輕人,渴望工作自由、有彈性工時,但有些人卻被平台演算法的接案率、回覆率和評價綁架,失去自主性。
本書敘述了接單過活、靠零工經濟維生的故事,也檢視了這種新興經濟運動中的成本、效益和社會衝擊,內容引人同情、深具省思,揭露零工經濟是「最低工資+最具危險」的工作,更是19世紀勞工的千禧版本。
#4《社交天性:探尋人類行為的起點,為什麼大腦天生愛社交?【經典紀念版】》
《社交天性》結合神經科學與社會心理學研究人類行為,有了驚人發現,除了金錢或其他外在激勵之外,我們天生更渴望與他人連結,且終生受此動機驅動。
書中將依序詳述社交天性的三大適應:連結、心智解讀、和諧。了解這些心理機制如何驅動我們的行為、理解他人的思想,對於改善個人與團體生活至關重要。本書將闡明社交天性的神經機制,以及如果對社交天性有更精準的理解,將可大大改善我們的生活與社交幸福感.
#5《漢字書法之美》
五千多年前,象徵黎明曙光的第一個漢字出現了,文字在天地之間被創造出來,在動物骨骸、金屬、石頭、竹簡、紙帛上被記錄下來,在各個朝代以或沉重樸厚,或飛揚婉轉,或森嚴宏大,或肆意狂放的書寫線條,完成了每個時代美學最集中的表現。到了現代,漢字不曾消失、不肯遺忘,更將擁有悠長豐沛的活力。
作者蔣勳以他獨特的美學情懷,述說動人的漢字書法故事。文字編織成畫面,我們走進了那古老卻又現代的漢字時間光廊,東方書寫的敬意與喜悅,就在你我的指間心中。
#6《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新裝珍藏版)》
一九四九,華人集體的記憶,斷裂,流離,一整代人隱忍不言的傷,被時代錯置。我們發誓要認識他們,用認識向一個時代告別。向所有被時代踐踏、汙辱、傷害的人致敬。
醞釀十年,歷四百天跋涉十六萬字,龍應台用文學之心呈現歷史,將那個時代沾著血跡、藏著眼淚和憂傷的密碼,透過雷霆萬鈞的文字超越時空阻絕投遞出去,傳承給一代代年輕的眼睛,讓你看見一個你無法想像的一九四九。
#7《希波克拉底的試練》
個性怪僻,但解剖技術超一流的光崎藤次郎教授所率領的浦和醫大法醫學教室來了一位稀客--城都大附屬醫院的內科醫師南条。南条表示對前一天送醫猝死的前都議會議員權藤之死有所疑問。雖然權藤的死因被判定為肝癌,但九個月前做的健康檢查顯示卻沒有問題。被迫前去進行調查的埼玉縣警古手川抓住了權藤姪子企圖利用事故米毒殺伯父的證據。然而,光崎自司法解剖導出的答案竟是駭人的感染症。
#8《細說金瓶梅:精解三個女人的成人世界,看透情色底下的人世潛規則》
我們很難在金瓶梅的世界找到浪漫或詩意的東西,因為它講的是現實社會中不同的生命形態以及人性的複雜—普通人的柴米油鹽、生死歌哭、貪嗔癡慢、男歡女愛,當中的世情語言鮮活,生動立體地表露出一個人身上同時存在的善與惡。
這是一本寫給大眾的普及讀本。以人物為線,梳理原著百萬字、兩百多個出場人物的複雜線索與背景;從細處解讀,以全景式和多層次重新描繪《金瓶梅》的故事,徹底了解關鍵情節和寫作手法;聚焦人世命運,洞穿複雜情節,看人性的可笑、可怕、可憫,以及明朝時代的眾生百態。
#9《被誤解的犯罪學:從全球數據庫看犯罪心理及行為的十一個常見偏誤》
社會輿論認為治安不佳是犯罪者的道德問題,嚴刑峻法方能收到成效。但英國智庫研究員湯姆.蓋許深入世界各國犯罪資料庫,透過大數據分析發現事實不然,必須將犯罪潛在者與犯罪行為分開思考,才能看清犯罪問題和預防方式。這本打破過往迷思的犯罪學入門,不只分析普遍的犯罪觀點所造成的弊病,更直陳現行法律和警察制度的得失及未來發展可能。
#10《血色童話(2022年新版)》
這個冬季寒冷如常,卻有些異狀同時發生:小鎮郊區發生恐怖殺人案件,屍體倒吊於樹,渾身血液遭人放乾。一對詭異父女搬入社區,老邁父親望著女孩的眼神並不對勁。
本作在臺出版超過十年,不僅是吸血鬼文學的經典作品,更以銳利筆鋒一舉戳破社會陰暗面的問題。如校園霸凌、失能家庭、戀童癖、自殘與謀殺。更揉合純潔的愛、血腥報復,亦刻畫寂寞的本質。與其說《血色童話》是恐怖故事,不如說它是一本以鬼魅和血腥包裝的純愛小說,利齒齜露,狠狠將吸血鬼的獠牙戳進前所未有的領域。
本文由 kobo 與 樂天市場 合作 / 未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