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果貿吳媽家-- 霸氣獅子頭VS.百變水餃
長期出門在外,沒有老媽子、另一半照顧的遊子們....
好好暖暖你的胃吧。
我知道你是被這盤,看來相當溫暖的畫面吸引進來
或許是很久才回一次家,媽媽總刻意端上的私房拿手好菜
或許是每個過年,桌上那道百吃不膩、代表團圓的回憶
也可能只是在某天宵夜裡,肚子好餓時獲得的滿足。
不管是將肉直接捏成丸子狀、或包入了麵皮裡
這樣的團聚與喜氣,不再需要烹調複雜
我們就算再怎麼用最簡單、方便來應付著忙碌生活
也不能忘記讓美味來犒賞自己啊!
餃子,備好滾水丟入鍋裡稍待幾分鐘
麵皮與各式餡料就這麼有趣的交會融合在嘴裡
我喜歡它在品嘗過程的方便性,更愛它在Q彈還能迸發出鮮美湯汁來
每口在飽足之餘都是一種驚喜!
獅子頭,脫下了麵皮外衣
將絞肉細心揉捏成團後,再經過油炸和滷製的繁複手法
原是經典辦桌菜的它,這會兒只需簡單加熱並調著你愛的味
像隻獅子霸氣咬下這顆外酥內嫩的肉丸子,不得不讓人臣服啊!
吳媽家的餃子與獅子頭,各自精彩。
【ㄙㄚˇ水餃時間】
通常看到的冷凍水餃都是一大包,水餃通通像坐在擁擠的娃娃車裡
到站時才會被食用者粗魯一個個拖拉而出。
吳媽家的包裝很不一樣
在鮮豔的外包裝印上製造日期(保存三個月)、成分標示、
連口味的文字旁還有可愛圖示。
最重要的是它們把水餃們,送進了格狀盒子裡
每顆都有專屬休息室,在下水煮滾之前都不會隨便被擠壓碰撞
再細看底部的顆粒設計
雖然格子深卻不會沾黏,只需輕輕按壓底部,水餃就會輕鬆彈跳出來
不過,原本光滑的表皮卻也同時被顆粒烙印...
不得不再繼續說說包裝上的貼心
除了讓每顆餃子都受到相當的重視,完整無缺送到顧客面前
上面像是常見雞蛋豆腐的封膜
無需費心去拿水果刀、菜刀、甚至西瓜刀...
找找盒子右下角處附上的刀子,就可以直接割開(也可重覆利用)。
最令我感到驚喜的是:居然連你要吃多少的數量都幫忙計算好了。
大家平常吃水餃都下幾顆?10、15、20?
這個一盒裡有24顆,一顆的大小約5-6公分
一個男生來個12顆就差不多可以飽了
要吃的時候先割開【已預設好的一半】
其他留待下次要吃時再開封,依然維持新鮮!
至於怎麼「正確」煮這水餃才會好吃...
莎妹說請大家上吳媽家網站,點進去餃子區就有專業的圖示+說明
相信你已經很有天份,我們就不再囉嗦的為大家進行烹煮分解動作。
到這裡才介紹到包裝,它是不是就讓人感覺很棒!
我們喜歡先吃原味
常見的高麗菜豬肉餡這回還多包了蝦仁在裡面,讓人又提高不少期待!
即使是手工水餃,因為是當天凌晨現包還修邊,外觀看起來都好整齊
雖說人家常說皮薄餡多就是好吃的餃子,但我們偏愛穠纖合度
像這個一咬下皮和餡的比例很剛好,沒有誰佔去誰的風采
Q彈的外皮,比原先記憶裡的還順口許多
份量也頗大,男孩們吃起來應該很過癮!
鮮甜的滋味,在咬下的時候就馬上流出
這味道除了來自於肉餡、高麗菜、還有這嚇死人的大蝦仁!
雖然這是高麗菜水餃,薑與肉汁的味道反而比較搶戲
吃不太到被切得很細的蔬菜脆度
不過脆度還是有的,就是畫面那隻紅通通的蝦仁。
這蝦子完完全全變成了最佳女主角
不僅份量大方,Q脆度好、連肉餡的腥味都不見
它用「純粹的鮮」,讓整顆水餃的清爽感瞬間被提升上來。
老實說我原本沒有很愛韭菜,若吃到很嗆的那種連自己都覺得難受
但是這個吃完後,我卻喜歡上它!
這是來自於彰化今天收割、明天送達的韭菜
吳媽家堅持去除枯黃部分,讓食材保持在最新鮮、最乾淨的狀態才入菜
吃起來不會有太嗆人的韭菜氣味,淡淡的散發出清香
也不會在嘴裡吞不下去而殘留吐出
它的嫩度、鮮脆湯汁比我預期的好上太多
喜歡重口味的人,絕對不能錯過。
對對對!忘了跟大家說說它們家的豬肉餡。
吳媽家採用溫體黑毛豬,油花及肉香分佈最均勻的頂級後腿肉
吃的時候瘦肉部分給人紮實感
而油脂部分則負責及時帶來滑潤及香甜
在韭菜本身所散發出來的特殊氣味加持下
邊吃著它,我突然好懷念莎媽總在春天才做的韭菜烘蛋啊...
「如果能將韭菜和蝦仁綜合起來就好了」
吃著前面那兩種口味的時候,我和莎妹還這麼討論著
結果,這韭黃蝦仁就立即幫我們實現願望!
它沒有韭菜那麼重的味道,也比高麗菜還有自己個性
彷彿取代了這兩者,韭黃的清爽鮮脆更上一層樓要討人喜愛
這回它和彈跳的蝦子同台演出,就像馬戲團裡的空中雙人舞
不停接住彼此,盡情的大家面前華麗登場。
蝦仁和韭黃被包進餃子裡,居然這麼合拍!我和莎妹幾乎異口同聲。
蝦仁偏向Q滑、韭黃強調直硬
兩者都有脆度,卻為軟嫩的肉餡帶來了不一樣的口感
這裡完全不能用1+1之後等於2的形容方式
因為韭黃激發了蝦仁更多的鮮、而蝦仁也帶給韭黃更多的甜
兩者既是可以輪番上陣,融合之後又更是加分
若不是餃子皮這樣小心翼翼的包裹住精華
任誰都會容易錯過這樣的精彩演出呀!
特殊季節鮮肉水餃-銀芽 目前加購價 $169/24入
若要說到「特別」,我想最後壓軸就是它了。
雖然說肉餡的湯汁跟皮的Q度很重要
但似乎更期待還能在軟嫩裡,增加更多蔬菜的脆度以明顯區別出來
或許韭菜很香、白蝦很甜、韭黃融合兩者
加入了香脆又輕盈的豆芽菜之後,你不得不推翻前面的定論。
原本期待的四季豆,老闆說因為季節關係於是換成這個銀芽口味
沒想到它卻意外打敗了其他,成為我們家最受歡迎的冠軍!
莎妹早就準備好「自製沾醬」等著了
很好笑的是,從頭到尾她幾乎沒有用到。
其實吳媽家的水餃內餡已經有調味過,而且鹹度適中
若平常吃比較清淡的人,建議上桌後就直接吃
不僅減少一天鈉的食用量,也比較能吃得到食材的原始滋味
這水餃,是經得起挑嘴的味蕾考驗!
為什麼我們如此的喜歡它?
這是四種口味裡面
肉和蔬菜的比例放得最剛好、甜度與鹹味調合得最平衡
最重要的是它吃起來水份最多、也最爽口...
天氣這麼熱,大家還是喜歡沒有負擔的飽足感
然而最簡單、不起眼的豆芽菜,卻變成征服夏天最有力量的一道菜!
【ㄊㄨㄣˊ味獅子頭】
莎媽做的肉丸子,因為每次怕油膩都把瘦肉比例加比較多
吃起來雖然美味,卻在口感上總帶著些許的乾澀。
吳媽家的肉丸不一樣
跟水餃使用同樣令人讚賞的豬絞肉,在比例上也有獨家的配方
還混入光是生吃就很清脆的「豆薯」
經過一連串繁雜的人工輕摔拍打、高溫油炸、慢燉三小時後
貼心先幫大家完成前置作業後,送到顧客手中只需加熱就可食用。
獅子頭雖然沒有像水餃那樣擁有自己的小天地
因為它噸位比較大,直接幫它升成頭等艙
利用凍住的湯塊與油脂,就定在原來的位置上了。
要吃的時候也無需麻煩
直接將整塊倒扣後放入滾水中,並加入你愛的調味食材即可。
而我們家搭配常見的大白菜、香菇一起享用
這兩樣食材先在鍋裡悶煮至半熟後,最後再把整個獅子頭湯塊加入
然後憑著莎媽以往的目視經驗,就可以盛盤撈起。
噹啷,這碗獅子頭差不多十分鐘就上桌啦!
冷凍食品不再是像吃泡麵那樣隨便、寒酸
複雜的部分交給店家,你儘管加點料後把它變成豐盛的佳餚。
對於這方面有某種強迫症的莎妹,先幫大家做個小示範
利用大朵香菇提味、軟爛的大白菜、以及紅蘿蔔
最後在上頭灑點青蔥,這碗好看又好吃的美食就完成了。
因為全家都吃比較清淡,我們沒有再加任何多餘的調味料
最難的肉丸子、湯頭主角,吳媽家都幫忙做好
要不要像莎妹這種再把它美麗進化,就看個人的喜好囉。
外皮
經過高溫油炸後,不僅只是負責把肉汁鎖在裡面
還讓原本軟嫩肉餡像是變成了皮一樣,增加不少Q硬度
咬下後,它還在齒間調皮翻滾了起來
讓人無法很快把它咀嚼鬆散,傳出一股妙不可言的趣味性。
內餡
沒有腥味、咬下瞬間好多湯汁就被解放出來
但是不會讓人感到油膩不堪。
也或許是刨成絲的豆薯、肥瘦肉分佈相當均勻的關係
在鬆軟中還是存在著肉餡的紮實感,不會乾澀
香氣、口感、鹹甜度各方面都很適中
把單純肉丸子的味道呈現得高貴又優雅,連莎媽都讚不絕口!
獅子頭直接霸氣-- 利用單純原味就能發揮千年不變的好味道
水餃穿著普通-- 裡面卻暗藏著百變的技巧等人們發現
而我們都不怎麼貪心,今天選一個、明天可以再換另一個
在簡便生活裡,吃的時候絕不虧待自己。
總評
包裝設計
將水餃採用分粒盒裝,維持住店家辛苦整飾的原貌送到顧客手上
運送過程方便、也好拿取,在被下水烹煮之前它都是尊貴的被對待著
封膜的部分也隨盒附上小刀子,並且計算好數量隔半拆開
讓每顆水餃在拆開後都能盡快被食用完畢,其餘的繼續保持新鮮
唯一讓我小扣分的是底部的顆粒,會稍稍影響到水餃皮的口感。
獅子頭也同樣採用盒裝,由於冷凍的關係
讓湯塊與油脂變成了最佳的固定物,每顆丸子也都能保持完整直到下鍋。
總結這部分的分數,我給了它極高的讚賞!
口感味道
獅子頭有別於仿間或自家所製,不會太油膩或是太乾澀
除了精選肉餡,還加入的豆薯與獨家完美比例
無需再加任何調味,鹹甜度就很適當
沒有一般冷凍的塑膠味,經過滾水簡單就能美味上桌!
至於水餃的皮和餡比例很剛好,不會讓人覺得好像在單吃某一區塊
加入常見的高麗菜、韭菜、韭黃、甚至豆芽,吃得出鮮脆口感
以及超大方又Q彈有勁的蝦仁,差點都快忽略掉湯汁鮮美的豬肉餡
由於各人口味喜好不同,每一種口味表現上都很不錯。
價格份量
水餃每顆平均約6-8元不等,其實它個頭還算大
加上用料大方、食材新鮮美味、包裝更是如此貼心
以愛吃水餃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是會甘願掏出錢包一試的!
獅子頭單價較高,一顆幾乎要逼近50元
但是若了解背後的製程複雜,而且調味湯汁也都已經幫忙弄好
以及難得吃起來開胃又清爽的口感味道
不管是外宿的上班族、或者新手好媳婦
都可以利用其方便性,來盡情享受或增添廚房手藝。
參考資訊:
*果貿吳媽家:http://wumama.shop.rakuten.tw/
*前往看更多樂天美食:http://www.rakuten.com.tw/category/food/
*徵樂天LINE好友:
開啟手機的LINE →在官方帳號裡尋找「樂天市場購物網」→加入
是在這裡買的→ http://wumama.shop.rakuten.tw/
全文轉自:http://vanessa1220.pixnet.net/blog/post/148679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