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面上的功能需要使用 JavaScript。 請啟用瀏覽器的 JavaScript 以繼續。
  1. 樂天首頁
  2. 圖書與雜誌
  3. 自然科普
  4. 大腦科學
  5. 【讀書共和國】【限量燙金版 】行為:人類最好和最糟行為背後的生物學(全新修訂本,全一冊)
【讀書共和國】【限量燙金版 】行為:人類最好和最糟行為背後的生物學(全新修訂本,全一冊) 0
【讀書共和國】【限量燙金版 】行為:人類最好和最糟行為背後的生物學(全新修訂本,全一冊) 0
【讀書共和國】【限量燙金版 】行為:人類最好和最糟行為背後的生物學(全新修訂本,全一冊) 0
【讀書共和國】【限量燙金版 】行為:人類最好和最糟行為背後的生物學(全新修訂本,全一冊) 1
【讀書共和國】【限量燙金版 】行為:人類最好和最糟行為背後的生物學(全新修訂本,全一冊) 2
分享:
APP賺6%_1月

【讀書共和國】【限量燙金版 】行為:人類最好和最糟行為背後的生物學(全新修訂本,全一冊)

$782$990
1%
(賺7點)
關於樂天點數
gold-pointer
成為樂天市場會員後,您在任一樂天店家消費$100以上即可獲得 1% 點數,1點=1元。可用於折抵購物金額,折抵無上限!
優惠券
折$30
折$66
折$233
優惠券
讀書共和國網路書店
滿$499折$30
【1月】優惠券★滿$499折$30
2025/01/31 15:59 截止
讀書共和國網路書店
滿$666折$66
【0101-0120】金蛇送大禮,滿666折66-13_R券
2025/01/14 01:59 截止
讀書共和國網路書店
滿$3333折$233
【0101-0120】金蛇送大禮,滿3333折233-13_R券
2025/01/14 01:59 截止
活動
任2件折5%
數量
配送
超商取貨$60
其他$90 - $9,999
免運
全店滿$399免運
配送
此店家平均發貨時間 2 天
全家 門市取貨
滿$499免運
$60$0

當您在樂天網站購買商品時,可利用全家門市取貨的服務,將訂購的商品送至您所指定的全家門市。
※請留意:若消費金額超過兩萬,不適用此配送流程。
宅配
滿$480免運
$90 - $9,999$0
本島運費90元
最終運費以結帳為主。
付款
信用卡/貨到付款/LINE Pay/ATM
付款
信用卡付款
  
《信用卡付款(一次付清/分期付款)》:
如果訂購時選擇信用卡付款,須請您務必詳實填寫您的資料,以方便與銀行做信用卡資料核對 。
經樂天市場與信用卡中心進行身份以及資料核對後,無任何問題,則店家將進行請款及配送程序。
若您的信用卡資料與信用卡中心不符,店家將會主動與您連絡再次確認資料。
全家門市取貨付款

當您在樂天網站購買商品時,可利用全家門市取貨付款的服務(即商品至您所指定的全家門市後,於取貨時再付款)
您可選擇方便取貨的門市,待商品送達門市後會以電子郵件通知您,請於指定期間內完成取貨付款。
※請留意:若消費金額超過兩萬,不適用此付款配送流程。
LINE Pay

LINE Pay 是 LINE 推出的行動支付平台,綁定任一發卡銀行的信用卡/簽帳金融卡,結帳時輸入專屬密碼即可完成付款。
LINE Pay 亦與一卡通公司合作推出 一卡通MONEY,註冊並連結銀行帳戶儲值,即可使用儲值金額付款。
使用 LINE Pay 時需使用 iOS 及 Android 智慧型手機,並請務必將 LINE 應用程式更新至最新版本。
ATM轉帳

您在樂天網站購買商品時,可利用全台【ATM】進行付款。當您在網站上完成訂購後,會由樂天自動將【轉入帳號】發送至您在樂天所登錄的信箱中。
※提醒您在使用【ATM】的機器時請選擇轉帳功能,再輸入信件中的轉入帳號,完成交易後金融機構會收取相關的手續費用(一般是15元),我們並不會向您收取任何的費用,請您安心使用。
銀聯卡付款

《銀聯卡付款(一次付清)》:
如果訂購時選擇銀聯卡付款,系統將跳轉至銀聯卡交易頁面,樂天市場不會保留您的銀聯卡相關資訊。
經樂天市場與信用卡中心進行身份以及資料核對後,無任何問題,則店家將進行請款及配送程序。
若您的信用卡資料與信用卡中心不符,店家將會主動與您連絡再次確認資料。
完成訂購手續,不代表交易已經完成或契約已經成立,倘若交易條件有誤、商品無存貨、服務無法提供、或有其他正當理由之情形,店舖得於您訂購後兩個工作日內拒絕該筆交易。
可分期, 3期0%利率
信用卡分期資訊
分期數利率最低刷卡金額適用銀行
30%$1,00029銀行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台中商業銀行、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華泰銀行、元大商業銀行、三信商業銀行、第一商業銀行、永豐商業銀行、星展台灣商業銀行、安泰商業銀行、玉山商業銀行、華南商業銀行、臺灣中小企業銀行、凱基商業銀行、渣打國際商業銀行、台新國際商業銀行、陽信商業銀行、彰化商業銀行、匯豐台灣商業銀行、臺灣銀行、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臺灣新光商業銀行、聯邦商業銀行、樂天信用卡、台灣土地銀行、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國泰世華商業銀行、遠東國際商業銀行、上海商業儲蓄銀行
如果價格無法整除,餘數會併至首期金額。
信用卡優惠
讀書共和國網路書店
讀書共和國網路書店
讀書共和國網路書店
商品詳情
作者:羅伯.薩波斯基 (ROBERTM.SAPOLSKY)

譯者:吳芠

ISBN: 8667106519120

出版日期: 2024-10-30


內容簡介 |

蔡康永X陳鳳馨X顏擇雅

名家重磅推薦!

《華盛頓郵報》十大好書★ ★《華爾街日報》最佳好書★

《紐約時報》書評最愛好書★


銷售突破萬本,2024年再版重出

華爾街投資者必讀,

關於人類行為,前所未有的完整分析!



「要說《行為》是我曾讀過最棒的非虛構作品,也一點都不誇張。」

──大衛.巴瑞許(David P. Barash),《華爾街日報》


人類最好或最壞的行為

如何發生?又該如何理解


這本書只有研究人類行為的世界級科學家薩伯斯基才寫得出來,《行為》一書回答了人類最根本的問題:我們最好的以及最糟糕的行為從何而來?


在本書中,薩波斯基──神經科學家暨靈長類動物學家──穿梭在數種學科之間,揭露我們的一舉一動背後的故事。從不同角度和層次剖析人類的行為,他沒有一塊石頭忘了翻面,全面性地涵蓋從基本生物學到內分泌,到神經科學、心理學、社會學、演化理論等等的每一件事,來仔細探究人類行為的多面向原因。


薩波斯基說故事的功力有目共睹,且深具內在邏輯。透過追溯一個行為發生前的不同時間段與系統,對目標多次出擊。


他首先檢視在精準時刻之內,是什麼造就了人類行為,然後再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往前追溯,最終回溯到我們這個物種更深的文化、歷史和基因遺傳。


他從一秒之內的神經科學解釋開始著手,探討在行為發生一秒前大腦發生了什麼事?接著往後退一步,看到再前一個時刻,也就是兩秒到一分鐘之前,我們看到、聽到以及聞到什麼,促發了神經的反應而產生了行為?接著,又進一步回溯幾小時到幾天前,探討那些促使神經系統做出反應的荷爾蒙如何運作?在此,他擴大了我們的視野,讓我們思考神經生物學、內分泌學,以及我們環境給予我們刺激的感官世界,嘗試解釋發生了什麼事情。


薩伯斯基繼續推進,嘗試找出哪些環境因素會影響一個人的大腦,因此追溯到我們的青少年與童年時期、胎內環境,甚至追溯到精卵結合的那刻。最終,他試著解釋比起個人更大的種種影響因素,即文化,如何形塑群體意識,而哪些生態因素又形塑文化,以此類推,最終回溯到幾千年甚至幾百萬年前,造成我們這物種演化的種種因素。透過匯總所有因素,瞭解人類的行為如何被創造出來。


人類正從科學洞見

避免彼此之間的傷害再次發生


薩伯斯基並沒有就此停下腳步。而是更進一步著手探究人類最棘手的問題──分我群和他群、階層制度、從眾與服從、合作與競爭、同理心與慈悲心、自由意志的行使、人們對於隱喻和真實的混淆、戰爭與和平等等。薩柏斯基從我們靈長類動物的生物起源,到人類獨特的行為模式,做出了深刻、揪心但又不失幽默的分析。


我們的大腦會快速把人分成我群和他群,而且這種分類往往基於微小的差異、隨機的標準,這種歷程會自動化發生在我們的潛意識中,之後再透過認知來合理化。而這會影響我們的行為。讓我們分為我群之人做出最好的行為,卻對被分為他群的人做出糟糕的行為。


人類歷史上的戰爭、大屠殺與迫害等等,幾乎都源自於此。然而,這種區分異己的心理要如何治癒呢?生物學可以給我們什麼解方呢?


作者告訴我們,儘管人類彼此傷害的行為普世皆然,但也非無可避免,透過大腦科學提供的洞見,我們可以避免讓傷害再次發生。薩伯斯基獨特的幽默,將本書寫的充滿智慧與人情味。長達千頁的書,從頭到尾都趣味盎然,且例證豐富,無論各個領域的讀者都能從中有所收穫。



作者簡介 |

羅伯薩波斯基 Robert M. Sapolsky

他是位神經生物學家(研究大腦的人),也是靈長類對物學家(研究猴子和猩猩的人),從小喜歡閱讀,花長時間閱讀和想像與銀背大猩猩一起生活的樣貌。他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父親是來自蘇聯的猶太移民。

1978年,薩伯斯基在哈佛大學以優異成績獲得生物人類學學位,之後前往肯尼研究野外猩猩的社會行為。之後回到紐約並在洛克菲勒大學學習,獲得了博士學位。他目前是史丹福大學生物學暨神經學教授,麥克阿瑟基金會授予研究資助,也是好幾本書的作者。著有數本非虛構作品,包括《一隻靈長類動物的回憶錄》(A Primates Memoir)、《睪固酮的麻煩》(The Trouble with Testosteron)和《為什麼斑馬不會得胃潰瘍?》(Why Zebras Dont Get Ulcers)。他與妻子、兩個孩子和他養的狗住在舊金山。

  許多人說,《行為》一書只有這位研究人類行為的世界級科學家薩伯斯基寫得出來,它一書回答了人類最根本的問題:我們的行為從何而來?



譯者簡介 |

吳芠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畢業。

譯有《不要靜靜走入長夜》、《如何說,如何聽》、《當我即將離你而去》。



目錄 |

各界盛讚


推薦序 行為的出現其來有自,學習用別人的角度看事情

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推薦序 最好與最糟,硬幣的兩面

黃植懋(陽明交通大學生物科技系教授)

推薦序 《行為》與惡的距離,「沒有自由意志」的惡就不用懲罰?

謝伯讓(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腦與意識實驗室主持人)



前言   

把事情擺進籃子裡頭、在清楚界定的範圍內解釋有其好處,但也可能嚴重破壞你的思考能力。我們要去理解人類彼此傷害與互相照顧的技藝,以及生物學如何和這兩者緊密地交織在一起。


1 行為

行為的意義深受脈絡影響。若要簡略表達這本書中難以簡化的概念,可以說,這本書在談的是「我們最好與最糟的行為背後的生物學」。


2 一秒之前

利社會或反社會行為出現的前一秒鐘,發生了什麼重要的事?將這句話翻譯成神經生物學的語言,那就是:在那一秒鐘,動作電位、神經傳導物質和腦中不特定區域的神經迴路,發生了什麼事?


3 數秒到數分鐘之前

在參與者眼前閃現一張臉,只要十分之一秒,他們大腦的運作就會隨著照片中的種族不同而出現變化。各種不同的感覺訊息都能引起大腦的活動,影響一個人產生利社會或反社會行為的機率。


4 數小時到數天之前

就功能多樣性與作用長度而言,荷爾蒙大大超越了神經傳導物質。然而荷爾蒙不會決定、命令、導致或創造行為,而是讓我們對於某些社會性觸發事件更敏感,放大我們原有的行為傾向。


5 數天到數個月之前

幾個月前發生的事件,神經突觸怎麼能夠「記得」——大腦如何記憶?神經系統中,幾乎所有能夠測量到的指標,都可以因應經驗、健康和荷爾蒙的持續刺激而改變。重要的是,當我們到了不同的環境,這些改變經常是可逆的。


6 青春期,或者說是「老兄,我的額葉皮質跑哪去了?」

主導情緒管理和衝動控制的額葉皮質,直到20歲中期才功能完善;而大腦中越晚成熟的腦區,就有越高比例由環境塑造,而非受基因影響。瞭解這點,才能解釋為什麼青少年如此難搞,又能改變世界。


7 回到搖籃裡,回到子宮裡

童年的一切幾乎都會造成改變。環境刺激、管教方式、甚至出生前母親的壓力和營養狀況,都會使個體更可能傾向往某個方向發展,提高我們在成年後出現某些行為的機率。


8 回到你還只是個受精卵的時候

人們之所以對基因與行為的連結存疑,是因為有人使用屬於「偽科學」的遺傳學來證明各種偏見與歧視。實際上,遺傳的作用極度仰賴脈絡:別問一種基因做了什麼,要問它在特定的環境下、在和其他基因一起組成的特定網絡中做了什麼?


9 數百到數千年之前 

想像有一隻猴子、一隻熊和一根香蕉,並進行分類。西方人習慣用類別來思考,將猴子和熊放在一起;至於東亞人則會用關係來思考,而將猴子和香蕉放在一起。就生物學的觀點而言,大腦塑造了文化,而文化又形塑了大腦——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說它們「共同演化」。


10 行為的演化 

天擇不是只在解剖學和生理學層面運作,也可以展現在行為上。但難道所有事情都必須圍繞著競爭、圍繞著個體或群體比別人留下更多的基因、適應度更佳、生殖成就更高?事實完全不是這樣。


11 我群vs.他群 

大腦會用驚人的速度把人二分為我群和他群,膨脹我群的優點,對他群萌生敵意。但人類的異己區分具有某些獨一無二的特性:我們可以同時屬於各種不同類別的我群,而且這些類別的相對重要性可以在短時間內發生改變。


12 階層制度、服從與反抗 

人類的階層制度在很多方面超越了其他動物的異己區分。但就像其他物種一樣,人類的生活品質也會因為位階的不平等而有所不同,影響個體的大腦和各種生物機制。


13 道德與做正確的事——在你搞清楚那是什麼之後 

許多道德哲學家相信道德判斷基於思考與推理。但人類經常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做出某個判斷,卻深信那是正確的。在什麼樣的脈絡下,我們會傾向運用快速而自動化的道德直覺,或是進行有意識而刻意的道德推理?


14 感受別人的痛苦、理解別人的痛苦、減緩別人的痛苦 

同理使我們有可能展現「慈悲心」,對他人伸出援手。不過當同理帶來的痛苦令人懼怕,我們就可能放棄慈悲的作為。同理心在什麼時候能引導我們做出好的行為?當我們確實付諸行動,受益的又是誰?


15 我們賴以殺戮的隱喻 

透過檢視其他物種可以深入理解人類。但有些人類行為沒有先例、完全獨立於其他物種——人們願意為了一幅漫畫、一面旗幟、一件衣服、一首歌而殺人或被殺。我們混淆實際與隱喻、賦予象徵足以威脅生命的神聖價值,這些能力可以用來引出我們最好的行為。


16 生物學、刑事司法系統與(喔,有何不可?)自由意志 

我們已經解釋了行為如何受到大腦的神經元、神經傳導物質、表觀遺傳和基因轉位現象所影響……受胎內環境、基因和荷爾蒙、教養或文化、或什麼時候吃早餐所影響。我們的行為似乎受到種複雜因素所決定,但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我們擁有某種程度的自由意志。


17 戰爭與和平 

和過去比起來,人類在有些事情上進步了,但不代表進步就是好的。暴力的人變得比較少了、社會也試圖包容他們,但壞消息是那少數暴力的人力量越來越強;過去動亂由棍棒或彎刀開始,如今則是自動武器或炸彈。現在我們要透過本書提供的洞見,來看看怎樣可能有所幫助。


結語 

隨著我們對行為的瞭解變得更透徹,會發現沒有哪一個原因導致什麼事情——實際上,每個東西都只是調節了其他東西。我們看似不可能解決任何問題、改善任何事情,但別無選擇,只能繼續嘗試。如果你正在讀這段文字,你大概很適合做這件事。


致謝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圖片出處



書摘 |

內文試閱 

服從與從眾,不服從與不從眾

所以人類同時屬於許多階層,而階層建立在抽象的概念之上,偶爾會選出努力提升共同利益的領導人。現在,再加上對領導者的服從——這和某隻蠢蛋狒狒在雄性首領逼近時順從地讓出遮蔭地點完全是兩回事。人類服從的權威不只包含占有王位的人(吾王駕崩,吾王萬歲),也包括權威這個概念本身。服從的元素從忠誠、欽佩、仿效,到阿諛奉承、諂媚、和工具性的自利。可以只是純粹的順從(也就是並非真的同意,只是附和大家而公開從眾),或是喝下Kool-Aid飲料(也就是認同權威,內化並擴大權威的信念)。


服從和從眾密切地交織在一起,從眾這個概念是前一章的核心,但在此也納入討論範圍。服從和從眾都包含了附和他人,前者附和權威,後者附和群體。對我們來說,重點在與共通性。此外,這兩者的相反──不服從和不從眾──也交織在一起,而且其範圍可以從標新立異的獨立性,到有意和被決定的反從眾。


重要的是,這些都是價值中立的字眼。從眾可以很棒──如果一個文化中的所有人都同意上下搖動你的頭代表「是」或「否」,對眾人大有幫助。就群眾的智慧所帶來的好處而言,從眾是必要的。而且從眾可以真的很令人感到安適。但從眾顯然也可以變得駭人──加入霸凌、壓迫、迴避、驅逐、殺戮的行列,只因為其他人也都在行列中。


服從也可能很好,從所有人都停在寫了「停」的標誌前,到我的小孩在我和太太說「該睡覺囉」時乖乖聽話(對比我青春期的偽無政府主義行徑,還真是難為情)。有害的服從顯然就藏在「只是服從命令」之下──從踢正步到瓊斯鎮那些可憐的人遵從命令殺了自己的小孩都是。


根源

從眾和服從都出現在人類以外的物種及年紀很小的人類身上,可以證明這兩者有很深的根源。

動物的從眾是社會學習的一種──一隻位居從屬的靈長類動物不需要被彪形大漢鞭打,只要其他同伴都對彪形大漢表現從屬,就足以讓牠知道要怎麼做了。動物的從眾有一絲我們熟悉的人類色彩。譬如,一隻黑猩猩看到另外三隻黑猩猩都做出同一個動作,會比牠看到另一隻黑猩猩重複一個動作三次,更可能模仿這個動作。此外,學習可能包含了「文化傳遞」──黑猩猩的這種學習就包括, 譬如,打造工具在內。從眾和社會傳染與情緒感染相關,比如一隻靈長類動物針對某個個體很有攻擊性,只因為其他同類也都這麼做。這種感染性甚至運作在群體之間。譬如,如果聽到隔壁群體傳來攻擊的聲音,狨猴群體內更可能出現攻擊行為。其他靈長類動物甚至在打呵欠時會社會傳染。


在非人類的從眾行為之中,我最愛的一個例子令人感到很熟悉,簡直就像高中校園裡會上演的劇碼。一隻公松雞向一隻母松雞獻殷勤,但是,哎呀,母松雞覺得沒有火花而回絕了對方。接著,研究人員讓那隻公松雞看起來像是草原上最性感的種馬──在牠身邊圍滿興高采烈的母松雞娃娃。本來不情不願的母松雞馬上就推開那些雕像情敵,撲到牠身上。


法蘭斯.德瓦爾優美的黑猩猩研究,更清楚地呈現出動物的從眾行為。兩個群體中的雌性首領被單獨帶開,研究人員向牠們分別展示怎麼打開一個裝了食物的謎題箱。關鍵點在於,牠們兩個看到的是難度相當的不同開法。當雌性首領學會了打開的方法,兩個群體中的黑猩猩就可以看到雌性首領一直趾高氣昂地帶著從謎題箱拿出來的東西。最後,當所有黑猩猩都可以靠近謎題箱時,牠們馬上做出首領曾展現出來的技術。


所以,從這個很酷的例子已經可以看到文化訊息的散播。但是,竟然還有更有趣的事情發生在後面。群體中的一隻黑猩猩不禁意跌跌撞撞用上了另一種方法──然後又放棄,回去用原本「正常」的方式,只因為其他同伴都這麼做。在捲尾猴和野鳥身上也發現同樣的現象。


動物展現出某種行為,不是因為那種行為比較好,只因為其他動物都這麼做。更驚人的是,動物的從眾行為可能是有害的。聖安德魯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的安德魯.懷頓(Andrew Whiten)2013年研究中的主角是野生長尾猴和兩箱染成粉紅色和藍色的玉米。其中一種顏色嚐起來沒問題,另一種添加了苦味。長尾猴學到要避開後面那種,結果幾個月後,依然只吃「安全」的那種玉米──甚至當玉米中不再添加苦味,也還是如此。


當群體中有嬰兒出生,或者在其他地方長大的成年長尾猴移入這個群體,牠們也跟著大家選擇食物,學會只吃大家吃的那種顏色。也就是說,牠們放棄了一半的食物,只因為需要融入大家──當猴子加入牧群,牠們的一舉一動都變得像綿羊一樣,還會像旅鼠(lemming)般跳過懸崖。有一個例子赤裸裸地呈現出人類也有同樣的現象:在威脅到生命的緊急情況下(譬如餐廳失火),大家經常跟著人群逃生,就算知道那是錯誤的方向。


由從眾和服從出現在人類身上的年齡,可以看出這是人類根深蒂固的本性。第七章已經花費無數頁細談從眾和小孩的同儕壓力。有一個研究充分展現我們和其他物種在從眾方面的連貫性。前面提到,黑猩猩比較可能重複三隻同類分別做一次的行為,勝過一隻同類做同一個行為三次。這個研究證明兩歲的人類小孩也是一樣。


透過人類的從眾和服從行為出現的速度,能夠證明其根源有多深──你的大腦只需要不到兩百毫秒,就能意識到你的做為不同於群體的選擇,然後只需要不到三百八十毫秒,就可以活化一組區域,而這些活動預測了你將改變心意。我們的大腦為了與群體和睦相處而從眾的傾向,可以在不到一秒之內就展現出來。


神經基礎

上一個研究令人想問,在這些情況下,大腦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這時候,我們熟悉的腦區老班底就要跳出來,提供一些有用的訊息。


十分具有影響力的「社會認同理論」(social identity theory)認為,我們對於「自己是誰」的概念深受社會脈絡所塑造──受到我們認同或不認同的群體所塑造。由此看來,儘管從眾與服從絕對跟避免懲罰相關,但也至少以同等程度與融入群體的好處有關。當我們模仿別人的舉動,中腦─邊緣多巴胺系統就會活化。當我們在一項作業中選錯答案,但我們的決定和整個群體一致,那麼多巴胺下降的程度會比我們獨自做出錯誤的決定來得更低。歸屬就等於安全。


在無數研究中,當一個參與者回答了某個問題,然後發現──糟糕!──其他人都不同意,而研究人員允許他改變答案。不意外,發現自己和大家步調不一致會活化杏仁核和腦島皮質;活化程度越高,改變心意的可能性越高,同時也越堅持改變後的答案(與隨波逐流公開從眾的短暫變化相反)。如果你給人們看一張照片,裡面是反對他們的人,他們就比較可能改變自己的答案──這個現象與人類社會性有很深的關聯。


當你得知其他人都不同意你,(情緒的)腹內側前額葉、前扣帶迴皮質和伏隔核也會活化。這個網絡在增強學習(reinforcement learning,你學到當期待與實際情形不符時要修正行為)中也會動員起來。發現大家都不同意你時,這個網絡就啟動。它基本上在告訴你什麼呢?不只是你和大家不一樣,你根本就錯了。不一樣=錯誤。這個迴路活化越強,改變答案、選擇從眾的機率就越高。


和多數神經造影的文獻一樣,這些研究只呈現出統計上的相關而已。所以,有一個2011年的研究特別重要,研究者運用經顱磁刺激技術(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echniques)暫時抑制腹內側前額葉的活動,於是參與者比較不會為了從眾而改變答案。


回到那兩種相反的從眾形式。第一種是「你知道嗎?如果大家都說他們看到B,我想我看到的也是B,管他的」和「我仔細想了想,我看到的其實不是A,我想我看到了B,我很肯定。」後者和海馬迴活化相連結,而海馬迴是學習和記憶的關鍵腦區──你在修改答案時,也真的修改了自己的記憶。驚人的是,在另一項研究中,這個從眾歷程也和枕葉皮質活化相關,而枕葉是處理視覺的主要腦區──你幾乎可以聽到大腦中的額葉和邊緣系統在說服枕葉,要它相信自己看到了與實際所見不同的東西。如同先前說的,贏家(在此則是大眾意見)才能寫下歷史,然後眾人最好也跟著改寫自己手上的歷史書。戰爭就是和平。自由就是奴役。你看到的其實是藍點,不是紅點。


所以,從眾的神經生物機制之中,首先出現一波焦慮,原因來自把差異當成錯誤,接著,再進行改變想法所需要的認知運作。以上提到的研究發現顯然只來自於人造的心理學實驗情境。因此,當你和陪審團中的其他人意見相左、當有人慫恿你加入動用私刑的暴民、當你必須在從眾和孤獨之間做出抉擇,針對這些時候發生了什麼事,這些研究只能提供些微模糊的訊息。


當有人命令你去做一件不對的事情,服從權威背後又有什麼樣的神經生物機制呢?和從眾的組合很類似──腹內側前額葉和背外側前額葉打泥巴戰,焦慮和糖皮質素壓力荷爾蒙冒出來,使你偏向臣服。這又引領我們接著討論關於「只是服從命令」的經典研究。


阿希、米爾格蘭與津巴多

到目前為止,與從眾和服從相關的神經生物學,大概很難在短時間內針對這個領域的核心問題提出解答:在適當條件下,是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出同樣駭人聽聞的事,只因為受到命令、只因為其他人都這麼做?


心理史上有三個最有影響力、大膽、令人不安又極富爭議的研究,如果不談簡直犯法,那就是所羅門.阿希(Soloman Asch)的從眾實驗、史丹利.米爾格蘭(Stanley Milgram)的電擊與服從研究、以及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的史丹福監獄實驗。


阿希是這個三人組之中的爺爺,他於1950年代早期在史瓦茲摩爾學院(Swarthmore College)工作。他的研究設計很簡單。研究參與者以為這是一個關於知覺的研究,在實驗開始時拿到一組卡片,其中一張卡片上有一條線,另一張卡片上則有三條長短不一的線,而三條線當中有一條和第一張卡片中的那條長度相等。三條線之中,哪一條和單獨的那條線等長?這很簡單,當參與者獨自坐在一個房間裡回答時,眾人累積下來只有1%的錯誤率。


同時,分配到實驗組的參與者在另一個房間接受測驗,房間裡還有另外七個人,每個人都要說出自己的答案。參與者不知道的是,那七個人其實受雇於這個研究。參與者「剛好」排在最後一個回答,而前面七個人都一致選了明顯錯誤的答案。令人震驚的是,參與者此時有三分之一的機率也同意那個錯誤的答案是正確的。阿希的研究啟發了許多類似研究,也一再得到重複的結果。不管原因是他真的改變心意,或只是決定附和大家,都驚人地呈現出從眾的現象。


接著來談米爾格蘭的服從實驗,這個研究首次現身,是在1960年代的耶魯大學。一對自願參與者出現在「記憶」心理研究現場,其中一人被隨機分配為「老師」,另一個是「學習者」。學習者和老師分別待在不同的房間,聽得到但看不到對方。老師所在的那個房間有一位穿著實驗袍的科學家監看整個實驗。


在實驗過程中,老師複誦兩個一組的單字(單字列表由科學家提供);學習者必須記住單字的配對。經過一連串的複誦,老師接著測試學習者對單字配對的記憶。每當學習者犯了錯,老師就要電擊對方;每多錯一次,電擊增強一些,直到足以威脅生命的四百五十伏特,實驗才告一段落。


研究人員告知老師電擊是真的──研究開始時,老師先接受最輕懲罰等級的電擊,確實感到疼痛。實際上,學習者沒有遭電擊懲罰──「學習者」其實受雇於研究者。當虛構的電極強度提高,老師聽到學習者痛苦大叫,並哀求老師停下來(在一個變形版本中,有一位扮演學習者的「研究參與者」提到自己有一點心臟的毛病。當電擊強度提高,這位學習者會高喊胸痛,然後忽然沉默,假裝自己昏倒)。

聽到學習者高聲喊痛,老師通常會開始猶豫,此時,旁邊那位科學家會命令他們提高電擊強度:「請繼續。」「請你繼續,實驗才能完成。」「你絕對必須繼續下去。」「你沒有其他選擇,你一定要繼續。」而且,科學家還向他們保證,他們不需要負任何責任,學習者都已經知道實驗的風險了。


實驗結果很有名,就是多數參與者會遵從命令,反覆電擊學習者。過程中,這些老師通常試圖停止實驗,會跟科學家爭論,甚至煩亂到哭泣──但最終還是順從。在最初的研究中,非常恐怖地,有65%執行了最強的四百五十伏特的電擊。

(摘文:第十二章 階層制度、服從與反抗)


品牌
鷹出版
商品貨號(SKU)
2REY0022-1
EAN
8667106519120
退換貨須知

一、 本店鋪依消費者保護法第十九條第一項提供所有消費者得於收受商品之次日起算七天內
(下稱「猶豫期」)取消訂單/退貨之權利,無須說明理由或負擔任何費用,
合理例外情事不在此限。提醒您:

※取消訂單/退貨時,您與本店鋪應互負回復原狀之責,故商品應為全新狀態
(需回復至商品到貨時之狀態),並保持完整包裝
(包括主要商品、週邊相關配件、保證書、附隨文件、贈品或發票等,以及原包裝、外盒),
並請勿於商品本體外盒直接黏貼宅配單或書寫文字。

※猶豫期非試用期,若商品有損毀、磨損、刮傷、髒污、包裝破損、減少等
非完整、全新之狀態,本店鋪將向您酌收回復原狀之費用,或依商品之狀況按比例
向您請求商品之價額。


二、您欲取消訂單或辦理退貨時,請登入樂天市場,並於「我的訂單」中點選
「瀏覽訂單明細」>「申請取消訂單/退貨」,本店鋪將依您的申請進行確認。


三、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十九條第二項及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之規定,
請您訂購前留意下列資訊:

(一) 本店鋪對於下列商品或服務,恕不提供消費者保護法七天猶豫期之適用:
1. 商品有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之性質,例如現做餐盒或蔬果、蛋糕或鮮奶等。
2. 依您要求所為之客製化商品,例如:依指示所刻印之印章、量身訂製之服裝等。
3. 報紙、期刊或雜誌。
4. 經您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若您不確定是否辦理退貨,請勿拆封。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
且經您事先同意始提供之商品或服務。例如:電子書、虛擬點數或電子會員卡等。
6.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例如:已拆封之內衣褲或刮鬍刀。若您不確定是否辦理退貨,請勿拆封。
7.國際航空客運服務,例如:國際機票等。

(二)如商品或服務之品項,主管機關已依消費者保護法第十七條第一項公告相關定型化契約
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應適用該事項關於解除契約之規定。例如:藝文展演票券等。


四、如您有換貨需求,請直接與本店鋪聯繫。
購物須知
購物資訊
付款方式

ATM轉帳、信用卡付款、LINEPay
全家門市取貨付款

配送方式

全家門市取貨、宅配

退換貨規範

本店是否提供消費者保護法七日猶豫期之權利,遽消費者保護法及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依商品性質各有不同規定。詳細退換貨說明請參照各商品說明。

客服方式

| 服務時間 :
*休假日及國定假日不上班*
| 客服電話 :02-22181417
| 客服信箱 :rickkao@bookrep.com.tw

客服方式
繼續逛其他店舖
台灣樂天市場與店家不會主動致電要求解除分期付款、要求ATM轉帳。
  1. 為防治動物傳染病,境外動物或動物產品等應施檢疫物輸入我國,應符合動物檢疫規定,並依規定申請檢疫。擅自輸入屬禁止輸入之應施檢疫物者最高可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百萬元以下罰金。應施檢疫物之輸入人或代理人未依規定申請檢疫者,得處新臺幣五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
  2. 境外商品不得隨貨贈送應施檢疫物。
  3. 收件人違反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第三十四條第三項規定,未將郵遞寄送輸入之應施檢疫物送交輸出入動物檢疫機關銷燬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