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清單
我的訂單
我的優惠券
購物車
樂天市場類別
本店類別
少年法庭雖然會給校園霸凌加害者自新的機會,但不表示可以輕鬆逍遙法外;並非未年滿18歲,想當然耳的可以推卸刑責,包括這些加害者的監護人也一樣!
■ 本書為面對校園霸凌的一帖良藥。 鄭邦鎮/台南市政府教育局長 ■ 霸凌發生在校園,源頭卻是在家庭! 陳韺/台北市教育局教師中心教師諮詢專家 ■ 希望大家一起勇敢站出來,面對與化解霸凌現象。 劉珣瑛/馬偕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父母親怎麼發現孩子被霸凌的異狀?被霸凌孩子的可疑行為徵兆有哪些?參與霸凌孩子的可疑行為徵兆會如何? 全書作者羅秋怡以真實案例改寫,校園中荒謬、暴力的霸凌遠超出想像,受虐者、施暴者、息事寧人的校方、求救無門的孩子、慌張失措的家長,該怎麼面對問題?孩自的人生才起步,要怎麼走出這如影隨形,一輩子都難以抹滅的傷害? 霸凌行為對霸凌者與受害者,都產生了負面影響,嚴重霸凌者成年後犯罪率是一般人的4倍以上;長期受霸凌者,成人後有高比率憂鬱、缺乏自信以及暴力衝突傾向。在網路發達的今天,虛擬世界的霸凌更讓人心驚膽戰!隨著科技通訊的發達,現在的校園霸凌甚至可從學校生活延伸到下課後的私人時間,加害者可以用手機、網路等方式,24小時持續施暴。 最早在12歲之前發生的早期攻擊行為,家長坐視不管,或因忙於生計、或因父母婚姻破滅、家庭結構崩解;家庭成員有吸毒犯罪等前科;失當行為沒被當下處理,致使攻擊行為繼續惡化,隨之來到了青春期。當孩子失去家庭持續的滋養保護,很容易靠向不良同儕,成群結黨,壯大聲勢,衍生成系統性的社會犯罪問題;數據調查證實:霸凌小時候不處理,長大更糟糕。 大部分的人以為霸凌的加害者很強,其實他們心理有塊脆弱的區域,必須藉由欺負他人,才能讓自己看起來是強大的。兒童與青少年在發展階段,需要明確的行為因果連結,來瞭解自己的行為會造成哪些後果,自己後來還得付出什麼代價。 發現孩子言行有異常的徵兆,父母請注意自己追問的態度:當被霸凌事件發生時,不要把自己比孩子更無助的心情,加諸在孩子身上。再激動都請先冷靜與通報,包括報警或求助於少年警察隊。沈著下來面對,不難發現有許多協助的資源就在身邊。
挑選商品Choose
放入購物車Shopping cart
登入帳號Login
付款方式Payment
完成訂單Complete
ATM轉帳、信用卡、LINE PAY、AFTEE
本店是否提供消費者保護法七日猶豫期之權利,遽消費者保護法及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依商品性質各有不同規定。詳細退換貨說明請參照各商品說明。詳細說明
服務時間:週一到週五 10:00-12:00、13:00-17:00 (國定假日及例假日休息)客服電話:0080-1857077客服信箱:聯絡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