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清單
我的訂單
我的優惠券
購物車
樂天市場類別
本店類別
►從家庭倫理劇看女性生存現狀及其社會動因 嚴謹的學術話語中飽含了溫暖和情懷, 讓讀者更加容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本書為女性研究提供了新樣本, 為電視劇的文化研究開啟新視角, 為大眾文化的認知填補了新空間!
百餘年根深蒂固的父權制社會,奠定了夫妻、君臣、父子等一系列陽盛陰衰的二元社會結構和文化邏輯,也將女性的表述和被表述的聲音,扼殺在了沉默無語、詞不達意或者言不由衷之中⋯⋯
➤本書主要針對四大問題: 【第一個問題】 整體而論,家庭倫理劇中的女性形象,結合中國敘事文本中女性形象的歷史看來,有何歷時性變化,形成了何種共時性結構? 【第二個問題】 作為一個以女性故事為主題、以女性形象為核心的電視劇類型,在對於女性的塑造以及對性別關係的呈現中,家庭倫理劇是否有新的重點和模式,如果有,新的重點和模式又是什麼? 【第三個問題】 在一個「女性製作、為女性製作、關於女性」的「女性劇」中,與女性形象密不可分甚至成為對照的男性形象有何塑造變化,其對於女性形象的塑造有何意義? 【第四個問題】 形象和書寫的變化背後的文化意涵為何,女性主體性、女性意識等命題的建構在這些大眾文化敘事中是否有所突破、有所完成,女性形象的書寫對社會問題與矛盾又有著何種想像性解決?上述種種又揭示了女性敘事及女性解放在新語境下面對著何種困境、承擔著什麼意義?
家庭倫理劇數量很多,本書在繁複的文本中,尋找到其中的表達脈理, 發現其中的結構關係,揭示出其中的性別權力,發現其中的文化症候。
►▷► 《虎媽貓爸》、《都挺好》、《小歡喜》等作品的流行與討論,以及更廣泛的職場劇如《安家》、古裝劇如《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等也包含了家庭倫理的子命題,家庭架構下的情感故事、兩性關係、兩代人之間矛盾、婚姻倫理等出現了新話題與新形式,但始終與觀眾、與大眾文化,都未曾遠離。
★本書特色:本書旨在從影視文化的角度分析從《渴望》以來的中國當代家庭倫理劇中的女性角色塑造。本書首先對女性形象在中國敘事文化中的歷史做了歷時性的梳理,在此基礎上,在當代家庭倫理劇中,本文找到了三種女性之間的重要二元關係,即姐妹情誼、婆媳關係以及妻子和第三者,透過分析這些二元關係及其女性形象,掌握家庭倫理電視劇對女性刻畫的共時性特徵。
挑選商品Choose
放入購物車Shopping cart
登入帳號Login
付款方式Payment
完成訂單Complete
ATM轉帳、信用卡、LINE PAY、AFTEE
本店是否提供消費者保護法七日猶豫期之權利,遽消費者保護法及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依商品性質各有不同規定。詳細退換貨說明請參照各商品說明。詳細說明
服務時間:週一到週五 10:00-12:00、13:00-17:00 (國定假日及例假日休息)客服電話:0080-1857077客服信箱:聯絡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