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清單
我的訂單
我的優惠券
購物車
樂天市場類別
本店類別
「美德就像是珍貴的香料,在焚燒或碾碎後才會散發出香氣。」──法蘭西斯.培根
《培根隨筆集》當代全新譯本,與《蒙田隨筆集》並列的人生散文經典; 英國現代哲學之父歷久不衰的智慧藏寶書。
「知識就是力量」,這句家喻戶曉的名言,便是出自於法蘭西斯.培根。在他之前的時代,知識掌握在教會手中,科學研究者只重視概念的演繹與分析,但培根認為,真理透過觀察才能獲得,於是鼓吹學者要盡力收集各種知識,透過實驗印證,才能歸納出科學定理。此外,他也大力抨擊各種阻礙知識發展的偏見,如種族歧視、個人成見、人云亦云以及盲目崇拜權威。
除了科學上的貢獻之外,培根也是入世的政治工作者。劍橋大學畢業後,他前後擔任外交官、議員、最後獲聘為大法官。雖然最後因為政治醜聞而下臺,但他的智慧的確是在真實的生命中淬煉而來,而化成這一本《萬事問培根》。
在書中,他不只是空談道理與說教,而是不時穿插希臘、羅馬等歷史典故以及絕妙的文句,讓讀者加深印象,並增加閱讀的樂趣。舉例來說:
〈論死亡〉:「塞內加說,比死亡本身,跟死亡有關的周邊事物更令人害怕。」 〈論嫉妒〉:「一無所長的人總是嫉妒別人的長處。」 〈論愛情〉:「特洛伊王子選擇了最美的女人海倫,而放棄智慧與權力。」 〈論行善〉:「義大利人總是說,善良過頭的人就不是好人。」 〈論友誼〉:「沒有朋友可以敞開心扉,就像吃掉自己心臟的食人族。」
本書共五十九篇,涵蓋的範圍從人生議題、個性品德到生活觀察都有,有些雖然是培根的官場生涯心得,但應用在職場上卻十分貼切。正如他的科學成就一樣,其人生智慧也閃爍著永恆的光芒。培根所生活的年代,英國面臨宗教分裂的危機、歐洲也陷入三十年戰爭,他所得到的洞見,對於不安焦慮的現代人來說,想必具有安慰和啟發的效果。
名家推薦
「培根這些觀點已經歷時好幾百年,到了現代,社會與文化已有很大的轉變,但人心不變,仍然能夠協助我們反思,看清人心、人生與許多依然不變的社會現象。」冀劍制,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
「平易近人的風格與豐富的主題,加上不落俗套的有趣見解,讓本書成為適合帶著反省與思考的心靈來品味其文字的書。更是在人生面臨重大事件前後、不同年齡階段來閱讀時,都能帶來啟發的好書。」邱獻儀(Lynn),哲學新媒體專欄作家
作者簡介
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
英國哲學家暨科學家,他自詡為「科學界的哥倫布」,要做知識的開拓者。在他之前,科學家只重視推論與概念,但他認為歸納、觀察與實驗才是建立知識的方法。此外,還要破除偏見、權威與文化所造成的障礙。這些劃時代的理論,啟發了哲學上的經驗主義,也奠定了今日科學的基本精神與架構。
培根從小生長於書香世家,於劍橋三一學院畢業後,官途順遂,一路當到英國的大法官,但因為接受贈禮被政敵攻擊,於是終身不得擔任公職。此後他閉門著書,本本都是影響後世的經典名著,包括《學術的進展》、《新工具論》、《論人生的知識》等。
譯者簡介
談瀛洲
本名談崢,譯者、學者、作家。現任上海復旦大學外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學術研究方向為莎士比亞和文藝復興、王爾德和唯美主義。譯作《夜鶯與玫瑰》、《後現代性與公正遊戲》,著有《人間花事》、《莎評簡史》,《語言本源的守衛者》等。
挑選商品Choose
放入購物車Shopping cart
登入帳號Login
付款方式Payment
完成訂單Complete
ATM轉帳、信用卡、LINE PAY、AFTEE
本店是否提供消費者保護法七日猶豫期之權利,遽消費者保護法及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依商品性質各有不同規定。詳細退換貨說明請參照各商品說明。詳細說明
服務時間:週一到週五 10:00-12:00、13:00-17:00 (國定假日及例假日休息)客服電話:0080-1857077客服信箱:聯絡店家